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公益 > > 援助行动

坦桑初行医

发布日期:2013-09-12 08:49:48
扫一扫 X

内科大夫的常规工作集中在门诊,非常简陋的诊室,6~7平方大小,一橱、一桌、一椅、一床就成了我挥洒豪情的天地了,当然还得给我的助手(aid)留出一点地方。

门诊病人很多,以心血管、消化和热带病居多,几乎没有呼吸系统疾病。我到这就是一内科医生,跳出了呼吸系统的圈子,从内科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病人,本以为会有障碍的,没想到角色转换的也挺快,我想这主要获益于自己在重症医学多年的浸淫,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了。医院的检测仪器非常的有限,大部分疾病只能依靠病史和查体来诊断,这与国内医生诊断疾病时过分依靠辅助检查大相径庭。在国内为提高诊断疾病的速度和准确性,越来越多的高尖端诊疗设备适用于临床,不可避免的导致临床医生逐渐忽视了诊断的基本功-----问病史和查体(视inspection、触palption、扣percussion、听auscultation),而越是先进的检测设备反而成了医院诊疗水平的代表了。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还是进入了发展的误区,只有时间能够告诉我们最后的答案。

一个月过去了,我早已适应了诊室的环境,也适应了助手的坦式英语发音(又名斯式英语),但是我却很难一下子适应这里的医疗工作。当置身于没有辅助检查的环境里,就只是依靠病史和查体来诊断复杂的内科疾病,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它的艰难。早已习惯了完善多种检查逐步排除各种可能的疾病,最后诊断最可能的疾病,边治疗边根据治疗的效果进一步诊断,病人出院了,也就做出了最后的诊断,即便如此还有好多疾病最后不能诊断清楚。在坦桑没有排除诊断的方法,即便是实验性的治疗也不好实施,不敢保证病人会遵嘱按时回来复诊。高血压、冠心病是相对容易诊断的疾病了;腹胀,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的病人最难以诊断。患胃肠道疾病的病人非常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孩子,面对膨胀的腹部,痛苦的表情,在没有上级医师,没有主任可以求助的情况下,我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助和责任之重大。助手告诉我在坦桑主要就是对症处理。何为对症处理?水肿就利尿,腹痛就止痛。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对症治疗基本上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它的长期后果不是迁延不愈就是逐渐加重,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选择。在坦桑面对一个10岁的孩子,腹胀、腹痛,不去找出疾病的根源而只是简单的对症处理,我实在于心不忍;可是如何去找出病因,穷医疗队之力最终能不能找到病因,就算找到了病因,有没有药物可用,也是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外坦桑的病人经济状况差,无论成人还是儿童,放弃治疗的发生率非常高。如果反复的做检查,反复回医院复诊,就只是2000先令(大约合人民币10元,这是中国医疗队专家挂号费)的挂号费也会迫使他们放弃治疗。

进进出出的病人仿佛在用坦桑残酷的医疗现状不停的敲打我忙碌而又彷徨的身影,医之痛不可避免的挣扎在无奈的边缘,但是同情和怜悯绝不是我辈可以熟视无睹的托词!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最大可能的改善坦桑人民的就诊条件,不是我这个援外医生能够考虑的,但是在内科门诊我有发言权,无论如何决不能得过且过,向现实低头,我要从医者父母心的角度尽我所能去帮助我的病人。

跟我的助手简单一商量了后,我们对内科门诊工作采取一些新措施。措施一减免挂号费。我本想全部免挂号费的,可是助手告诉我她做不了主,那得请示卫生厅长(regional medical officer,RMO)。虽然我们医疗队经常跟RMO打交道,但是出于对医院效益的考虑,他没有同意我的提议。对复诊的病人我和助手跟他们反复交代不用再挂号,医院了解不到这些情况,竟然没有阻碍顺利实施了。措施二少做或者不做辅助检查。心电图是我们国家援助的,免费使用,这个我一般放宽适应症。另外医院还有一个普通彩超,检查费用非常的高,大约合人民币80~100元,这个费用对坦桑的普通家庭来说很难承受;另外彩超检查的水平非常有限,仅仅报个肝脾肿大,有时能报出门静脉增宽,这就是水平比较高的了。凡是来专家门诊的病人,大多数很容易通过触诊诊断出肝脾肿大,彩超基本就是多余的。怀疑疟疾的,全部免费给予抗疟药治疗,暂时不做血涂片检查及血疟原虫浓度检查,治疗效果不好的除外。疟疾的发病率极高,表现极不典型,我们医疗队的药物治疗期短,见效快,药物又是免费的,实验性治疗很少出现漏诊和耽误治疗的情况,也因此疟疾成了我最喜欢的疾病(尽管自己患病时苦不堪言),既不用病人花钱,又能轻松做到药到病除,还能小小地满足济世救人的虚荣,可谓一举三得。措施三开短疗程药。坦桑的药不像国内按瓶,按盒卖,是按疗程卖,开一天都可以;并且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院外,无论什么药必须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药(这一点不知道我们国家一百年后能不能做到)。我很少开超过三天的药,鼓励他们来复诊,根据病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进一步诊断和调整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这样即减少误诊和辅助检查的费用,也节省了药物和病人的医药费。

实施的措施虽然有限,但是在得以实施后,很快见到了成效,复诊的病人明显的增多了,初诊时的紧张面孔逐渐变成了复诊时的轻松笑容。在坦桑对中国医疗队员来说没有什么比病人信任的笑容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了。为病人着想的每一天也让我们倍感充实和轻松,不由得想起我们医院的院训-----大医精诚,厚德至善这句话。精即业精,是医之根本,而诚是医之灵魂,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只有身体力行,“诚”之精髓才能成就“医”之大也。

                                                                     ——援坦队员 朱建波

                                                               2013/9/12 夜 木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