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15到19日在马拉省蒲田马市隆重举行了物品、药品捐赠和医疗队义诊活动。活动由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及坦桑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并从三个医疗分队抽调部分队员开展义诊。
蒲田马市(属于二级城市)规模一般,但在坦桑颇为著名:它是坦桑独立后第一任总统尼雷尔的故乡。在尼雷尔总统任职期间,坦桑与我国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友谊,并延续至今。虽然蒲田马市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等同于我们国人心中的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但是实际上如同一个比较大的村庄,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蒲田马医院离市政府不远,规模小,设施少,实际情况不如国内普通的乡镇医院,全院只有2个全科医师,20多名护士,1位院长。医院没有楼房。坦桑官方媒体非常重视此次活动,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大使和医疗队队员将在蒲田马捐助物品、药品和开展义诊活动。结果大量的病人蜂拥而至,毕竟在蒲田马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医疗捐助活动。特别是很多因贫穷缺少路费而无法到木索马医院就诊的病人,纷纷结伴来寻求中国医生的帮助。我们此次义诊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小儿科和耳鼻喉科专业,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就诊人次达到了900。这也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当地人迫切需要得到医疗救助的真实情况。
我们每天在各自的诊室内耐心的询问病人,做出诊断,然后给予诊治建议。但是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其最大的作用是利用手中的“手术刀”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我和牛晓光一起做了几台手术,解除病痛并且避免了病人的长途跋涉。不过遗憾的是,因麻醉师缺少工作经验,无法配合我们进行例如“甲状腺肿瘤切除”等手术,致使很多病人无法得到我们的帮助了。短暂的5天义诊很快结束了,希望明年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再次的奉献我们的爱心。
紧张的义诊工作结束后,工作生活再次步入正轨。不巧恰逢顽疾“腰痛”再次发作(实在是因为不服老,工作之后还去跑步,no zuo no pain),整天躺在床上,实在是上愧对国家,中愧对组织,下愧对家人啊。不过休息一周后就重新开始工作了,实属万幸。
回想起来应该是清明节的晚上,聚餐后,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非洲,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非洲,因为这里是地狱。”这句话,直接盗版了《北京人在纽约》片头主题,绝非戏弄,而是感慨万分。诚然无论谁生活在远离雾霾、抬头总是晴空万里的地方都会神清气爽、精神愉悦的,但是旅游观光胜地,却不是适合安居之所。且不说蚊虫叮咬、疟疾伤寒肆虐,就是频繁的停电、糟糕的网速和闭塞的环境,就让人抓狂。
有时候深夜躺在床上想,这两年中我将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忘记了什么?
失去——首先失去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失去了天伦之乐。在春节期间更加想念家人,倍感心酸。尤其是去年儿子刚刚入学,学习倍感吃力。媳妇全心照顾小女儿,曾有段时间让我老爸辅导儿子的功课,因为教学理念的差异,结果导致儿子逆反心理爆发,一家人无所适从。这本来是我这个父亲的工作,但却爱莫能助,唉,烦恼缠身。所幸娶了的好媳妇是教师,尽管她自己很辛苦、很劳累,但总会抽出时间陪儿子完成功课,不惜将女儿送至父母那里提前断奶喝奶粉……实际上援非队员的家人失去了更多、更多。
得到——一生有次经历,足矣。“使命感、荣誉感”将始终陪伴着我们每一个医疗队员。通过大量的手术操作,使我收获颇丰,这将使我受益终生。况且还认识了几个不错的哥们,也算是一生中多了几个知己,岂不快哉 。
学会——首先学会了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经常会有蚊虫落在外露的腹腔脏器上,而我在手术台上所能做的就是挥挥手。相信回国后看见洁净的手术室我会落泪的。再次学会了自我批评和善待别人。只要不是大是大非不要计较太多,即使出现面红耳赤,首先想一想自己的过错,然后再从对方的角度重新看待事情,很快各种吵闹会烟消云散的。
忘记——亲情是不可能忘记的,但是来到了这里,往往容易忘记了作为家庭支柱的责任。以前听说过援非队员在和家人视频聊天时吵得一塌糊涂,开始不理解,后来明白了。原因就是相隔万里无法替家人分担责任,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相反家人在辛劳之余往往会有埋怨:“你自己倒是轻松了,把这么一大摊子事情扔给我……”而队员往往心想:我又帮不了你,告诉我干什么!争吵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实际上不是援外人员心狠无情,而是刻意回避这些无法解决的烦恼。只有来过非洲的人才能明白那种在电脑前等待和家人视频的忐忑心情,如果在视频中的家人喜笑颜开,尤其是看见爱人气色不错,孩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了,当天所有的辛苦和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反之,当面色憔悴的爱人凝重的说“我给你说一件事啊……”当时,心马上紧了一下,必定家中有事情发生。但是,因为鞭长莫及,只能干着急,而家人多有埋怨之词……此时只能尽量的安慰家人,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如果只是小事情还算罢了,一旦是家人得病,心中还多了一些愧疚和自责。毕竟,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不是亲戚或者朋友能够替代的,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反倒爱莫能助,这确实是一种悲哀和无奈,所以以往的队员曾在家人去世前,自己不能回国见最后一面只能在房间内痛哭失声。现在我每天都向非洲的主宰——上帝祈祷,祈祷家人身体健康,因为家人离世这种痛苦是痛彻心扉的。在此我想起1个多月前不幸离世的一位长辈,在我上中学时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而我不能亲自去吊孝,这是我永远的悲伤和遗憾。
不论非洲是天堂还是地狱,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将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进,因为我们是光荣的援非医疗队队员。
——援坦队员 高峰